湖南在线网

“绘梦乡村”实践团 走进通道侗乡:以美育人,以艺振兴

分享到:
 2025-07-22 21:15:12 来源: 阅读:-G0

湖南女子学院“绘梦乡村·艺路同行”社会实践团

走进通道侗乡:以美育人,以艺振兴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耐心等待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耐心等待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耐心等待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耐心等待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耐心等待

(通讯员 唐璐 刘璇)绿树成荫,稻浪翻滚。7月10日至17日,湖南女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绘梦乡村·艺路同行”社会实践团走进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镇下乡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艺术支教、乡村美化、产业调研、成果展示”四大板块,发挥专业优势,扎根田野一线,用一支画笔、一堂课、一场宣讲,赋能侗乡振兴。

坐下来聊发展,走进去察民情

7月11日,湖南女子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暨通道侗族自治县2024届选调生“湘”村微党课第二次宣讲会,在下乡村如期举行。会议由湖南省2024届选调生、下乡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朱广湘主持,村“两委”成员、选调生代表以及湖南女子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师生代表参加。

座谈会上,下乡村党支部书记朱良猛热情欢迎大家到来,围绕村里的发展情况、特色产业、未来规划等作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实践团提出的问题逐一回应,言语朴实,干货满满。湖南女子学院学生代表周雅轩则以“绘梦乡村”为题,介绍了团队的实践理念、目标愿景和实施步骤,展现了高校青年为乡村做实事的热情与能力。

宣讲环节中,通道侗族自治县选调生李宏江、朱广湘结合自身基层经历,讲述了“湘”村微党课的开展意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田间地头,赢得了现场一致好评。

七天课堂润童心,一笔一画播文化

为让乡村孩子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实践团在乡村小学开展了为期七天的美育课程。《妈妈的长裙》绘画课上,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母亲的温柔身影;“非遗文化进课堂”中,大家在动画与手工中感受侗族大歌和传统纹样的魅力;“花漾中国·粘土筑梦”课上,五彩粘土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花草、动物与梦想。

除了课堂教学,团队还走进村民家中开展“上门美育”,一对一辅导留守儿童,用艺术做情感沟通的桥梁。每名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档案,里面记录着他们的笑脸、作品与进步,也留下了这段难忘的夏日记忆。

墙上一笔画文化,屋前屋后见新颜

“墙绘太漂亮了,走到村口心情都敞亮。”村民们边看边夸。为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实践团成员顶着烈日,用画笔为乡村“穿新衣”。墙绘内容取材于村里的甲鱼养殖、钩藤种植等特色产业,人物身着侗族服饰,背景是绿水青山与炊烟人家,乡味十足、春意盎然。

一面面墙成了“会说话”的载体,让外来人看见侗乡特色,也让本地人看见生活希望。“墙绘不仅让村庄变美了,更让群众对生活有了新期待。”朱良猛书记如是说。

走村入厂访产业,文创设计出点子

美术与设计不只是在画布上,更能落到包装袋、产品盒上。实践团还走进牛百岁水厂、佳鱼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本地米粉厂等小微企业,实地调研包装现状和文化表达问题。通过走访与访谈,团队结合专业知识,为企业在包装设计、品牌呈现和传播路径上提出初步建议,探索“高校+企业”双向赋能新模式。

一场展演见成果,童真童艺绘希望

7月16日,实践活动的成果展在下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隆重举行。展区里,孩子们七天来的画作、剪纸、手工一一展出,童趣盎然、创意十足;舞台上,孩子们表演手势舞、合唱歌曲,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喜悦。

“这是我画的妈妈的长裙,像她走路时飘起来的样子。”“这是我捏的飞船,我以后要飞上天,当宇航员!”孩子们争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每一句话都让人动容,每一件作品都写满成长的故事。

青春与乡土共振,梦想与乡村共鸣

此次“绘梦乡村·艺路同行”社会实践活动,是湖南女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深入推进“美育润乡”品牌的有力实践。团队将艺术课堂搬进村校,将专业技能用于乡村,将爱与陪伴送到孩子心中。通过“墙上有画,手中有艺,心里有爱”,他们用青春点亮了侗乡的一个夏天。

未来,湖南女子学院将持续探索“非遗教育+艺术美育+心理关爱”三位一体的美育服务机制,深化校地协同,推动高校育人力量向基层延伸,为乡村文化振兴、儿童健康成长、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动能与专业力量。

(图:刘璇 责任审核:昌晓英 李伟)

推荐阅读: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

暂无网友的评论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