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子学院“绘梦乡村 艺路同行”团队
赴通道侗族自治县开展特色支教活动
(通讯员 唐璐 刘璇)7月11日至14日,湖南女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绘梦乡村 艺路同行”社会实践团走进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镇下乡村,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支教活动。团队以艺术为桥、以安全为基,在乡土间播撒知识的种子,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成长与感动。
非遗课堂传文脉 动画图文润童心
该团队将侗族大歌的悠扬、侗族纹样的灵动、鼓楼建筑的精巧,转化为生动的动画展演和图文解说。孩子们瞪着好奇的眼睛,在光影流转中聆听古老歌谣,在色彩斑斓的图案里触摸民族记忆。当动画里的鼓楼“拔地而起”,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拍手欢呼,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在童心深处扎根。
长裙载情忆母爱 巧手绘出心中暖
《妈妈的长裙》艺术疗愈课程里,“感恩母爱”的主题如涓涓细流浸润心房。团队成员讲述的温情故事,让孩子们眼中泛起思念的柔光。绣着侗族纹样的长裙实物与图像铺开时,孩子们仿佛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他们拿起画笔,将记忆里的温暖化作线条与色彩,有的画着妈妈裙摆上的蝴蝶纹,有的添上一串家门口的稻穗,每一笔都藏着对母亲最纯的爱。
粘土筑梦绽花漾 小手巧作趣无穷
“花漾中国,粘土筑梦”手工课上,彩色粘土成了孩子们的“魔法材料”。团队成员手把手教大家揉、捏、粘,泥土的清香混着孩童的笑声在屋里飘荡。不一会儿,红的玫瑰、黄的向日葵、绿的小树从孩子们手中“生长”出来,有的花朵上还坐着捏歪了的小瓢虫。“这是我送给妈妈的花!”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作品跑向老师,脸上的黝黑挡不住眼里的光。
安全宣讲护成长 乡音土语筑防线
暑期防溺水安全宣讲课上,下乡村党支部书记朱良猛用带着乡音的话语,把防溺水知识讲得明明白白:“河边的石头滑,莫切(不要去);塘里的水草深,莫踩……”他结合村里的河沟池塘,细数涉水的“可为”与“不可为”,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专业老师接过话头,教大家热身运动的正确姿势,演示用竹竿救人的方法,再三叮嘱“见人落水喊大人,莫要自己往下跳”。当问到“遇到危险找哪个”,孩子们齐声喊出“爸妈、老师、警察”,清脆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团队通过将趣味活动与安全教育相结合,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又让安全知识、法律常识以轻松的方式走进他们心里。充分发挥美育学科优势,凝聚多方育人合力,以爱为引、以美为媒、以行促育,在乡村文化振兴与儿童健康成长的征程上贡献巾帼智慧与青春力量。
(图:刘璇 责任审核:昌晓英 李伟)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