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在微信群里冒泡了,忙碌、慵懒、疲惫……原因七七八八,但最主要恐怕还是觉得拿不出手特别有意义的东西与朋友们共享。正好这次在老家休假,所见所闻耐人寻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将假期感受分享给朋友们,自以为应该算得上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
今年,我早早就在心里做好了计划,无论如何要就着休年假的机会,带着年过八旬、身体还算健旺的父亲,趁他现在还能自如行动,陪他到广西或是云南去转悠转悠。初秋的八月下旬,处暑时节,称不上十分凉爽,也已没了伏天的酷热难耐,我带着轻松的心情,满怀期待地回到了老家低庄,当面聆听父亲度假旅行意向时,却让我略感意外,父亲婉拒了我的安排,说今年农历七月十五是我母亲离世后的第一个中元节,按着家乡习俗,要提前3~5天把母亲亡魂接回家,好好安抚安抚,以寄托思念之情。我明知道这更多只是一种意念抑或是一种仪式罢了,传统如此加之父意难拗,只好放弃原来的打算,改为安心待在家里,陪伴孤独的父亲。再说了,自2016年以来,与扶贫工作扯上瓜葛后,我已整整四年没有休过年假,我心里清楚,单就工作而言怎么说我都问心无愧,但平日里陪伴父母的时间少的可怜,亏欠父母太多,实话实说,自我感觉有点枉为人子。如此这般托出,倒不是为了什么邀功请赏,也不是标榜自己思想多么多么好、境界多么多么高,乃秉性使然而已,我不会也不屑像一些时常把“舍小家为大家”挂在嘴边的阴阳人,投机钻营类的事我做不出,确实是因为自己该做的工作太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缠身,不得已而为之罢了。实际上有两年都已准备起身度假,没料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突然来了临时性紧急任务,导致好好的休假计划打了水漂,心有万般不甘,但又无可奈何。由此看来,怎么样今年也该休休年假了,把自己从忙碌中暂时解放出来,陪父亲聊聊天、散散步,尽尽作儿子起码的孝道,特别是去年年底母亲离世,时间不长,于情于理,更有必要。又说了,还能借此机会,让自己暂且脱离费神耗力的工作岗位,喘喘气,歇歇脚,铆足劲,为接下来意料中的超出想象的忙碌做些必要的精神精力储备。
世上有很多出乎意料而变更的事,起初往往令人心生遗憾,然而结果每每又会给人带来意外惊喜,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次年假,起初的计划与实际的行程,尽管有些南辕北辙,然而就结局而言,实际效果却没有受丝毫影响。如果说外出旅行可以放松身心,开扩眼界,观赏异地美景,带来更多视觉上的新奇享受;那么可以说故土游走则可以在回忆中感受家乡喜人的变化,走亲访友,厚植乡愁情怀,收获更多精神上的灵魂慰籍。这次家乡之行,表面看似平平淡淡,实质则是内涵丰富,同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感怀,做的更细更好,感受更多更深。
首先来说说:与父亲聊天。常听人们说起,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变的沉迷于过去,喜欢讲冗话,八十多岁的父亲也不例外。因为爷爷在父亲刚六岁时就过早地撒手人寰,全家生计全靠纤弱的裏成小脚的奶奶独自艰难支撑,一日两餐都难以保全,甭说奢望其他了,条件所限,父亲连学堂门都没有进过,后来硬是凭借自己天资聪颖加上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学会了识字写字,农活、木工、补锅、水电、机修样样精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曾担任过低庄镇副镇长,完全称得上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次我回去,父亲谈及最多的话题就是自己曾经的辉煌,上午讲了下午接着讲,白天讲了晚上继续讲,今天讲了明天还要讲,同样的事情反反复复地讲,如果换作以前,我肯定会中断他的话题,提醒他,但这一次不论父亲讲多久,不论重复多少遍,任他滔滔不绝,自由发挥,我自专心聆听,认真思索,看着父亲心满意足的神情,我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同时想到缺了我这个忠实听众,父亲平日里更多时候无处倾诉的孤独,莫名的哀伤随即袭上心头。把父母当小孩,天下子女有多少人用心用情能够真正做到位,我这么想;拷问自己,我知道自己做得还差的蛮远。不然,在现实生活中,怎会出现中小学校门庭若市而敬老院却门可罗雀的强烈反差呢?
其次来说说:陪父亲散步。父亲身板硬朗,至今思维敏捷,来源于从小艰辛劳动打下的底子,得益于常年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这么一把年纪了,老家的房子有三层,父亲会隔过三天五天,就把地板彻底拖一次,拾掇的干干净净,还戏称拖地可以锻炼身体。上了年纪后,父亲爱上了散步,以前总会在每天晚饭后.,出去走过个多小时,遇到我正好在家里,偶而会陪着走一走,现在父亲则把散步改在每天早晨5点多,到单程约5里的四都河堤上走个来回(四都河又名宣扬江,家乡的母亲河,堤坝始建成上世纪70年代初)。当我把陪他散步的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赶紧说,没必要没必要,一个人习惯了,我心里明白他这是担心影响我睡眠,在我再三坚持下,父亲只得情有不愿的默许了。休假期间,除了牙痛那两天,我每天早晨5点起床,和父亲走在路灯照亮的河堤上,凉风拂面,神清气爽。因为太早,来晨练的人三三两两,还不是很多,环顾四周,河流、树木、山峦,一切都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宛若穿着薄纱的身材曼妙的芳龄少女;仰望天空,晨星闪烁,恰如美艳少女清澈会说话的明亮眼晴;遥望东方,鱼肚白云层上分布的朝霞,又似处在热恋中的少女白皙脸庞上浮现的浅浅红晕。家乡晨景如画,令我如痴如醉。当从河堤东头折返时,天已经渐渐放明,极目而视,清澈的四都河水唱着悦耳动人的歌儿滚滚西去;堤坝上来晨练的人们络绎不绝,越来越多,或跑步或行走,或伸展或提腿;成群的白鹭和不知名的鸟儿或在湛蓝如洗的天空遨游或在绿草如茵的河滩嬉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美不胜收,令我心旷神怡,早起的不适在晨练的美妙中悄无声息消失的无影无踪。
再次来说说:豋龙凤山寨。龙风寨,山虽不高,在家乡却小有名气。听家乡人说,山顶的寺庙风水灵验,有求必应,神奇无比;还传说李闯王的得力干将牛金星就战死在山脚下的牛栏坪,首级被悬挂在龙凤寨的峭壁上;据说解放前恶震低庄方圆几十里的双枪女匪首谢竹清,不但人长的漂亮,而且枪法百发百中,她就安营扎寨在龙凤寨。亦实亦虚的各种传说更是增添了龙凤寨的神秘色彩,吸引小时候的我和同伴们怀着好奇之心,经常瞒着大人,偷偷爬到龙凤寨去探秘。从2008年开始,我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都会登上龙凤寨,今年受疫情和母亲逝世头年的影响,没能如期成行。前天上午,跟父亲打了招呼,独自一人顶着烈日,去登龙凤寨,以了却春节时未能了却的心愿,然而万万没有料想到,过程曲折狼狈,结果啼笑皆非。因为进入山口的地方正在修公路,我走错了进山小路,约莫走过了3里地,就已发觉不对,但认为大方向正确,加之烈日下不愿再往回走,于是犹犹豫豫继续前行,记不清走了多长时间,到了小路尽头,我站在一山坵上,仰望不远处,龙凤寨山顶上的寺庙和那颗熟悉的大树已清晰可辨。无路可循,只得硬着头皮在權木丛中继续艰难穿行,手臂、脖子、脸被荆棘和一种叫着八毛草的锋利叶子刮出了不少伤痕,约莫20几分钟,满头大汗的来到一条约4米宽小溪边,本打算脱了鞋子淌水溯溪而行,可看着小溪两边密集丛生的權木杂草,阴湿湿的,是蛇类经常出没的地方,独身一人,万一被毒蛇侵袭,那可真是开不起的玩笑,没办法只得选择原路折返,再次回到山坵上时,身上衣服被汗水打湿的几乎没剩下一根干纱,浑然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眼镜,被折腾的精疲力尽,狼狈不堪,再也没了登顶的力气和愿望,就近找到一树荫处席地而坐。小憩时,怀着敬畏之心久久仰望着不远的龙凤寨,行上我虔诚的注目礼;临走了,站直身子,对着山顶方向毕恭毕敬鞠了三躬。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做任何事情,如果路径错了,必须得有勇气及时果断放弃,切不可心存不舍和侥幸,有时半途而废反而是走向成功的新起点。
最后来说说:看家乡变化。虽然我在十六岁时早早离开了低庄,但家乡绿水青山的美丽形象已深深镌刻在我心里,成片的柑桔园,清澈溪河里游来游去的成群魚虾,桔子、枣子、桃子、梨子、李子,数不尽的好吃水果四季不断,白云、蓝天、彩虹,还有互助和谐的淳朴民风……然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城镇规模逐年拓展,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到处设厂开矿,伴随越来越多外出务工人员一同舶回的五花八门外来文化……在长远与短期的取舍间,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撞下,在保护与破除的博弈中,成片成片的桔园消失了,不再清澈的溪水河流里不见了魚虾影子,乡邻和睦无猜的氛围日趋淡化……一切都变的让我陌生,让我不再喜欢,甚至难以接受。后来每次回去,我很少再去过多关注家乡变化,也很难激起我关注的兴趣,看待家乡时多了些挑剔眼光,不好的感觉与日俱增。这次回家,走在宽广洁净的街道上,看着变的清澈的四都河水,过去河滩上堆积如山的垃圾不见了,以前近乎绝耳的啼鸟欢歌声声悦耳,还有洋溢在街坊四邻脸上的开心笑容……一切的一切,都令我耳目一新,惊喜不已。喜人的变化让我多了几份包容,也转变了我观察家乡的眼光,照此发展下去,随着传统美好的东西渐渐回归,加之现代元素的不断注入,假以时日,我相信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可爱家乡,一定会以她独特的魅力惊艳世人眼球,给世人带来更多惊喜。忆着想着写着,伟人《清平乐.会昌》一词跃然脑际:“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巅连直接东冥。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是的,风景这边独好!会的,更加郁郁葱葱!!
今天晚上就要回怀化了,结束在家乡的短暂假期,相见时难别更难,依依不舍之情自远而近,由淡渐浓。此时此刻,想说的太多太多,万千祝福浓缩成两句话,祝愿我可敬的父亲身体健康、幸福快乐!祝愿我可爱的家乡蒸蒸日上、越来越美!
作者:刘中(作者系怀化市市派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2020年9月1日
意见反馈
×